中新网上海12月4日电 (记者 陈静)复旦科创母基金3日启动,首期规模总计达10亿元。上海市副市长刘多当日表示,复旦科创母基金将引领带动更多创新成果在沪转化落地,孵化培育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爆发力强的高增长型企业。
复旦科创母基金由复旦大学联合地方政府、国企及市场化机构等共同发起设立,将全力构筑校内校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刘多希望,复旦科创母基金重点关注支持高风险、高价值科学问题的研究,尤其是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在向高风险创新领域进军的过程中形成合力;同时,发挥好金融资源的杠杆引导作用,秉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理念,争做潜力项目的“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
复旦科创母基金3日启动。成钊 摄
刘多希望复旦科创母基金推动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引导合作及培育的龙头企业开放供应链产业链,加速各类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发挥好创新要素的枢纽链接作用。据悉,复旦科创母基金特设战略与科学委员会。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担任委员会主任。
金力介绍,成立复旦科创母基金就是要完善创新策源的多元投入机制,发挥好资本市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独特优势,引导更多的资本投入高风险创新,实现学术界、创业界和投资界的高质量耦合。金力指出,复旦科创母基金将关注长远,推动创新突破,以国家重点领域、上海重点产业战略部署为牵引,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关键技术领域;建立风险管控和收益回报机制,提升母基金的影响力和认可度;并对接好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让创新和收益反哺创新人才。据复旦科创母基金(筹)负责人孙彭军介绍,复旦科创母基金将面向全球挖掘行业中最为优秀的专业投资管理团队,结合复旦大学优势学科,引导子基金投资国家关键技术突破和科技前沿领域转化项目,
当日,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与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徐汇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戴敏敏表示,希望和复旦大学以及其他合作伙伴一起,紧紧围绕成果转化率,回答“转什么”,强化源头创新,突出市场化产业化导向;回答“谁来转”,创新政策举措,加强培育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和产业化的企业主体;回答“怎么转”,打通“肠梗阻”,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路径;回答“如何转得好”,优化创新服务,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和产业化服务保障体系。
据了解,复旦科创母基金将落地徐汇区。徐汇区委副书记、区长钟晓咏表示,该区将深度参与母基金的组建和运作,通过校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共建高质量产业生态圈,为上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金融中心贡献更多力量。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复旦科创母基金将坚持“市场化机制、专业化运营”,引导子基金成为“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挖掘和投资具有良好前景的高成长性项目。“复旦科创母基金投的是‘伯乐’,‘伯乐’再去发现‘好马’,通过提供好草、好料、好跑道,让‘好马’跑得又好又快。”在孙彭军看来,复旦科创母基金将通过学术界、创业界和创投界的高质量耦合,围绕创新、创业、创投“三要素”,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
据透露,在关注“复旦系”转化项目的同时,复旦科创母基金还将引导子基金着眼于更大范围内的创投项目。“我们将放眼全国乃至全球,遴选最优秀的专业投资管理团队进行合作,这也将给我们带来更高的站位和更多的选择。”孙彭军说,复旦科创母基金将面向全球挖掘“懂科学家”和愿做科学家“合伙人”的管理团队,强强联手助推科研项目转化。(完)
中新网台州12月4日电(傅飞扬 陈佳杰)“非常激动,我终于找到了家,也找到了亲人……”日前,一纸鉴定证书,让林刚(化名)找到了出生的故乡。
路桥派出所收到感谢锦旗。陈佳杰供图
山东青岛,浙江台州,同是沿海城市,却相隔1000余公里。
自有记忆起,林刚的家就在青岛,他也一直以为那就是自己的故乡。直到有一天,父亲告诉林刚,其实他并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而是在台州抱养来的,一个被掩盖了几十年的身世之谜就此揭开。
原来,53年前,路桥的一个家庭迎来了第6个孩子。因为家庭条件问题,家中担心无法将新生命健康抚养长大,便决定将孩子送养,而这个孩子就是林刚。
林刚的养父曾在路桥生活,在收养林刚几年后,回到老家山东。路途遥远加之通信不便,两家人渐渐断了联系。
林刚长大后,养父把这段经历如实相告,并支持他“寻根”。不久前,二人回到阔别50多年的路桥,并根据记忆找到了当年的老屋。
“老人家虽然很久没回路桥,但还是准确找到了我们的老房子。早些年父母都过世了,邻居看到后就通知我们赶过来。”不曾放弃寻找弟弟的王建国说(化名)。
光凭记忆,林刚和养父都无法确定王建国是不是他们要找的人。因此,众人赶赴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分局路桥派出所,说明原委并提出了血缘关系鉴定需求。
“王建国曾经也来采过血,与几个寻亲的人做过血缘关系鉴定,但都没比对上。”路桥派出所代理教导员陈森秋受访时表示,核实情况后,他们为王建国和林刚进行了血液采样,并通过路桥公安分局“团圆”工作室进行鉴定。
路桥派出所民警准备鉴定材料。陈佳杰供图
最终,好消息传来,鉴定显示二人正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弟。得知结果后,兄弟俩还约定了今年过年后路桥再见。
“今年以来,我们派出所接待过两对寻亲家庭,上次是一对失散41年的姐妹。通过‘团圆’工作室,他们最终都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对于民众与亲人失散的心情,我们很理解,也会以最大的热情和耐心为他们的寻亲之路增添温暖。”路桥派出所副所长罗力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