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4日电(记者 郭超凯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2月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12月3日是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两周年的日子。数据显示,两年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420万人次,货物运输2910万吨,“黄金大通道”效应日益凸显。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两年来,中老铁路成为推动中老两国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引擎,成为造福中老人民的幸福路、发展路、友谊路,成为连接中国和中南半岛国家的“大动脉”。中老铁路货物运输辐射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1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行定点、定时、定线、定车次的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已达400列。“中老铁路+中欧班列”国际运输新模式让老挝、泰国等国家至欧洲铁路直达运输时间缩短至15天。联通内外、辐射周边、双向互济、安全高效的国际大通道效应日益显现。
我们期待中老铁路作为中国和中南半岛国家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火车头”,继续开足马力,为更多地区国家的发展繁荣注入加速度。(完)
中新社北京12月4日电 (李京泽 曾玥)中国人权研究会12月4日在北京举行“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研讨会。
图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白玛赤林在开幕式上讲话。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白玛赤林指出,75年前,《世界人权宣言》确立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共识。回顾75年来的历程,中国始终是《宣言》的智识贡献者、积极倡导者、坚定践行者。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发扬《宣言》精神提供了中国方案。今天,我们重温《宣言》精神,就是要阐明全球人权治理的坐标与方向,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2月4日,中国人权研究会在北京举行“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研讨会。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中国人权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显明认为,《世界人权宣言》集政治宣言、法律宣言和道德宣言于一身,把人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融合在一起,推动世界各国以“实现人民权利”作为评价政府的政治标准,对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国际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为研讨会现场。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林认为,当代中国人权观坚持以人民为人权主体和中心,坚持人权“首要重点”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创新发展了世界人权主体理论,丰富完善了世界人权客体理论,推动了国际人权价值理论创新,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
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媒体有关部门负责人,人权领域专家学者,社会组织代表等共70余人出席会议。与会代表还围绕人权法治保障、特定群体的人权保障、全人类共同价值与全球人权治理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研讨会由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人权研究中心承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