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4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4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3.3%,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总经济师何辉认为,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继续保持扩张趋势,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呈现均衡增长,物流活跃度有所提升。
主要指标中,业务总量指数为53.3%,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3.4%,环比回升0.6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环比回落0.9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55%以上高位区间,近3个月来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值分别为53.2%和57.6%,明显好于上半年和三季度,表明物流市场需求持续恢复,行业活力增强。
从投入来看,11月份,物流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回升0.5个百分点,部分行业投资回升幅度较大,如铁路运输业、多式联运行业和邮政快递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增幅近5个百分点。重点调研企业的用工招工岗位需求增多,11月份从业人员指数回升1.3个百分点。综合来看,目前物流市场需求正处于蓄力反弹过程中,新增业务、投资规模和从业岗位保持增长,后期增长动力稳健。
11月份,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近3个月累计回升3.1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保持稳定,小微企业持续回升,市场微观效益有所改善。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物流统计处处长胡焓认为,综合来看,在今年以来物流需求总体偏弱的背景下,近3个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均值要好于上半年和往年同期,反映出物流活跃度进一步提升,向好基础进一步巩固。后期,随着稳预期、强信心、扩投资等一系列政策持续实施,经济平稳复苏的确定性增强,岁末年初物流运行将保持企稳趋势。(完) 【编辑:田博群】
近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下达48.46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地方开展受灾群众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工作,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生活困难,确保安全温暖过冬。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要求相关地区财政、应急管理部门积极部署、认真落实,按照“分类救助、重点救助、精准救助”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救助方案,做实做细冬春救助工作,并将资金纳入直达机制,强化资金监管,严禁截留挪用,确保资金及时按政策规定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切实发挥资金效益。
针对今年东北、华北等省份遭受严重灾害、冬春救助任务较重的实际,应急管理部、财政部提前印发通知,召开视频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派出多个工作组深入灾区一线,指导督促各地及时开展救助对象调查摸底,精准统计上报救助需求,资金下达时间较往年大幅提前。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王晨 王楠)